您的位置: 首页 >学校概况>校园文化>详细内容

校园文化

用办学思想引领校园文化创新

来源: 发布时间:2017-01-05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海安镇仁桥小学校长  刘  斌      电话:13773687499

办学思想是学校在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中的指导思想,是学校办学的理论基础和灵魂,是支配学校管理行为的内在观念、认识和心理要素,具有包容性、引领性的文化内涵。校园文化是以校长和全体师生员工为主体,在教育教学管理过程、学习生活中形成的具有本校特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办学思想是校园文化的核心,是校园文化的指路明灯;校园文化始终折射出办学思想的光芒,成为呈现办学思想的窗口。多年来,我们将“用爱让每一个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的办学思想引领校园文化创新,打造出一张张校园文化的靓丽名片。

一、办学思想与校园文化共生共长

1.办学思想的内涵与外延

(1)内涵,现代汉语词典解释:(1):使用,用处;(2):①对人或事物有很深的感情。②喜欢。③爱惜、爱护。④常常发生某种行为,容易发生某种变化;(3)生命:生物体所具有的活动能力,生命是蛋白质存在的一种形式,它的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蛋白质能通过新陈代谢的作用不断地跟周围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新陈代谢一停止,生命就停止,蛋白质也就分解。

(2)外延,“用爱让每一个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就是当某一个生命中的个体忧愁烦恼时去倾听心声、分担痛苦,给予灿烂阳光、温柔笑脸,解开心头千金结。当某一生命孤独无助时,拔刀相助、雪中送炭、久旱送雨,细微之处显精神。这种爱,是一股泉水,是让每一个生命彼此的心灵如涟漪荡漾,产生许多感动,流下许多热泪,化作激励的强劲动力。这种爱,是春若有情春长在,暖若有意意长存。用爱去至高至善至美,做一个最幸福的人,成就最好的自己。

用爱让每一个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就是把爱的光辉化作时代的精彩,将德与才、情与智、身与心和谐发展,以爱育德、以爱致美,以爱生善,产生源源不断智慧的源泉,产生生命的新的支点,产生与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产生同频共振的超声波,创造最好的自己。

围绕“用爱让每一个生命成为最好的自己”的办学思想,我们提出“通过管理提高质量 ,优化环境培育新人 ,创建特色高层发展”的办学思路,重构管理秩序,调控管理节奏,注重过程管理、细节管理、民主管理,形成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的全员管理模式,打造团结有活力、勤勉有张力的管理团队,以管理团队推动教学质量全面提升。优化环境培育新人是指用机制激活教师,用读书更新教师,用展示亮丽教师,用登高成就教师,丰富教师专业积淀的内涵,开阔教师展示和辐射的场域,使之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加速器。特色发展:借助特色建设,推动教师专业化成长,学生个性化成才。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崇德、博学、健体、尚美”的校训和“勤奋、文明、务实、进取”的校风。

办学思想的产生、发展、成熟的过程,也是校园文化的传承、创造、繁荣的过程,在这中间既有领导者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也有教师个性鲜明的班级文化,既有物质形态的雕塑文化、制度文化,也有精神家园的廉洁文化、诚信文化,既有最基本的草坪文化,也有精琢细刻的橱窗文化。如今走进仁小的大门,给人第一印象就是,这里绿荫成片,花草成型,环境优雅,景色怡人,自然、建筑巧妙融合,错落有致,润物无声。“美丽的校园我的家”、“一草一木总是情”、“让小草和鲜花享有同样的阳光”……一块块饱含诗意,透着哲理的绿色生态警句掩映在鲜花绿草丛中,给人温暖、启迪与教育。绿化、美化、净化是校园文化中富有绚丽色彩又不断变化的诗篇,营造出充满生机、蓬勃活跃、多姿多彩的育人绿洲。

2.创新学校标识,发展校园文化

                                  

 

 

 

             校  徽                        吉祥物 赢 心

学校标识作为学校的窗口,代表的是学校办学思想,显现的是学校深厚的文化底蕴,沉重的核心价值,前卫的办学理念,科学的办学思想。程顥云:“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基于此点,我校设计的学校标识分为两部分:

一是校  徽,由学生设计(该设计获读书节书签创作大赛特等奖),整个图案由两片代表仁桥地域特点的银杏叶构成的“仁小”首字母“R”与“X”抽象变形而来,R中间的一个椭圆形表示一个新生命的诞生,R又抽象变形为K,与X组合成“科学”的首字母,表明仁小的办学特色,下面打开的书页与外框的圆形表示“书香校园”,R与X的交叉表示如海运河与栟茶运河交汇,黄色代表成熟和收获,绿色代表生命与健康,红色代表血液与热情,蓝色代表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紫色代表稳重与前程。上半图形象一把打开的扇子,寓意积极向(扇)上(善)。又像一个漏斗,寓意万泉归终,书木同源。

整个设计融合古今之韵,集百家之道,显中庸之魂,简洁、大方、朴素、自然,写意传神,浑然天成。

二是吉祥物“赢心”,取意银杏,与学校校徽一脉相承,运用卡通造型,以银杏叶为造型,大脑袋代表聪明与智慧,躯干以心支撑,表明拥有一颗爱心、孝心、恒心……,大拇指竖起来表示我能行,我最棒,四指弯曲紧握与大拇指表示团结一致,奋发向上(善),整个构图显现一种“勇者不败,仁者无敌,智者勇胜”,充满朝气与活力,代表健康、快乐和幸福。

二、用精神文化塑造教师核心价值观

1、“用思想开启智慧,用文化润泽生命”。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肩负着光荣的神圣的使命,必须具有廉洁从教的敬业精神;刻苦钻研的科学精神;爱生如子的园丁精神;不甘落后的拼搏精神;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要求,必须用“道德、品德、美德,德德为先,先声夺人,理想、理智、理念,念念不忘,不忘人民”来达到“海纳百川、自我完善、执着追求、诚实守信”的宽广胸怀和“自强不息、与时俱进、奋发有为、为民服务”的高远目标,追求“大爱无疆,至善无痕,守精神家园,保园丁本色,尚价值追求”的理想境界,让三尺讲台五彩生辉,让灵魂世界深广浩博,成为师德的楷模。又要以《儿童教育家——李吉林》、《红烛映照——全国模范教师徐其军事迹》、《寻找最美乡村教师》中那种“扎根乡村的崇高品质,勤奋务实的敬业精神,自强不息的顽强意志,无私奉献的高尚师德”,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与实际行动紧密结合,学先进,做先进,超先进,将学习道德模范与加强中华美德教育相结合,坚守理想信念与文明行为习惯相结合,把个人价值的实现与学校的发展需要紧密结合,把自己的人生理想与脚踏实际工作紧密结合。必须用满腔的师爱感化学生,用欣赏的态度对待学生,用正确的方法鼓励学生,用成功的体验唤醒学生,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学生。以①捧出一颗爱心——倾情奉献;②多给一份信心——加油鼓励;③营造班级合力——多管齐下;④拥有一份期待——真诚欣赏,引导学生忠心献给祖国、爱心献给社会、恭心献给自然、关心献给他人、孝心献给父母、信心留给自己,通过长期一点一滴的引导与同化,形成习惯的顺向同构效应,达到高远的志向、高尚的品德、高雅的气质、高强的能力水准。成就学生的同时成就自己,让师生同时成为最好的自己。

教师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办学思想的落实者,必须用丰富的文化内涵来滋养自身的人文精神,通过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对多元文化的融合、对社会文化的兼蓄并收,追求文化价值的取向,形成成熟的文化鉴赏能力和理性判择能力,产生强烈的责任感、荣誉感、发展观、教学观,既要体现出“仁爱爱人、谦恭礼让、躬行自律”的传统文化美德,又要给学生、给社会一种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动力,推动学校文化品位的提升和文化力量的震撼。我们主要采取以下方法,让办学思想在教师群体中践行,在践行中形成精神文化与物质文化。

一是组织全体教师开展教师形象大讨论,概括出教师形象表述语:高尚情操、完美人格;严谨治学、广采博取;创新激情、健康精神。以这样的表述语获得全体教师的认同、悦纳、实践,形成激励与凝聚、默化与熏陶、自省与约束,产生强大的内驱力。进一步塑造教师精神世界的富有,执着信念的坚强,将教师的师德、师智、师能、师魂超越于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方法的渗透,靠每一名教师的自身的有为谋求学校整体工作的有位,靠学校整体的有位谋求教师自身发展的空间。

二是用机制激活教师,用读书更新教师,用展示亮丽教师,用登高成就教师,丰富专业积淀的内涵,开阔展示和辐射的场域,使之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加速器。“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精神世界的丰盈必须熏染中外、博览古今,读书仍然是智慧的源泉,思想的阵地。我们要求教师精读、泛读、专(著)读,染一身书气,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文化人。教师只有博览古今、集腋成裘,才能蓄势待发、厚积薄发,才能血肉丰满、境界崇高,才能在三尺讲台挥洒自如。只有将传统与现代联姻,精读与泛读交融,才能造就一双慧眼。目前社会是一个知识更新飞快、信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时代,我们要求全校教师首先从自我开始,必须与学生同样腾出时间,潜下心来走入书海中去,厚积薄发,精读两本专业书,泛读6本相关书籍,摘抄一万五千字读书笔记,铺厚基石,触发灵感,引发思维碰撞,支起一片放飞心灵的蓝天,同时我们要求教师多读儿童书籍,用儿童的视角去看世界、看生活。这样教师在穿越书中漫长时间隧道,品味悠久的历史文化传载的同时精于读书、勤于读书。本学期,我们精心设计了仁桥小学师生读书笔记,人手一册,在笔记首页着重对读书方法进行系统阐释,如何学会做记号、加批注、摘录优词佳句名段。

三是以课堂教学展现文化实力,展示办学思想灵魂。办学思想的根本目标在于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课堂教学始终是最为重要的载体与渠道,我们通过教研活动创新举措,革新模式,把各种先进的教育思想研讨会的精神落实到教学活动中,以同课异构展示风格、以异课同构展现模式,以研讨课、示范课、随堂课、竞赛课体现层次,形成精妙的设计、独特的理念、别样的课堂。对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课,我们采取不同的方式,提高课堂效率。 一是突出一个“导”字,倡导一个“帮”字。充分肯定成绩,认真疏导,重点解决如何防止或处理类似问题的办法。对教改观摩课的评议,二是突出一个“研”字,倡导一个“争”字。一方面肯定教改成功的经验,加以推广;另一方面研究教研中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改进的办法,保证评课的导向功能。三是突出一个“实”字,倡导一个“促”字。评课时,实事求是,是一说一,是二说二,成绩说够,缺点讲透。达到既指出存在的问题,又考虑到教师的心理承受能力。四是突出一个“学”字,倡导一个“严”字。各种不同类型的评课,有对话、有猜想、有沉思、有争论、有活动、有惊奇、有力度、有强度、有高潮。

2、开展“文化校园 因你而现”的主旨演讲。

基于对办学思想的深刻理解,基于对教师精神世界的丰盈和尊重,给教师一个诗意的栖居,拥有幸福愉悦的精神生活,我们开展“文化校园,因你而现”的主旨演讲, 每一个教师将创意之美、雅致之美、风格之美的文化元素演绎得淋漓尽致、风采照人。

    徐仁娟老师这样说:“孔圣人的要言妙道,司马迁的千古绝唱,鲁迅的入木三分,丰子恺的细腻亲切,冰心的典雅飘逸,都让我感动不已,心驰神往,那力透纸背的激情、优美、豁达,带给我的是超越文字的无限广阔的精神天地”。

张海燕老师说:“人生就是一本厚重的书,而我更想把自己变成书,没有目录,没有扉页,只有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

张颖老师说:“从花季少女到而立之年,尘世的风雨洗净我青春的容颜,但书中那智慧的文字,给了我生命的激情,朱永新、李吉林、窦桂梅,开阔了我的教学视野,找到了自己的自信与博大,成了我灵魂的栖息地,让我成了真正的文化人”。

……

教师精神世界的丰盈,既有界而又无疆、既平实而又渊深,让无形的办学思想穿越了体表、渗透到心灵。

3.家校合力,塑造道德中形成文化。

一是遵循客观规律,从“教育、训练、强化”入手,遵循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规律,从“引领、示范、评比”入手,立足实际发挥优势,增强合力,规范化管理,常态化工作,创新性尝试。一是创新机制,建立“校家结合”的共建领导机制,将教育进行延伸和拓展,使学生离校不离教。建立“校家结合” 的共建作用机制,使学生离家不离轨。建立校家共建的资源共享机制,使学生离形不离心,互相补充、互相结合、互相促进。二是创新方式,开展名师在线,家校牵手。抓家长学校听课率、班主任的家访率、联系单的反馈率,使教育资源有效聚集和综合利用。三是开展“学道德模范,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读书活动,以模范引领道德,以经典塑造道德。开展“日行一善,月习一德,写行善记录,记行善感言”道德养成教育,教师有善举,学生有善行,家长有善动。开展“光盘行动”,落实文明就餐基本规范,设立文明餐课提示牌,继续实施倡导节约用餐,健康用餐,文明用餐,珍惜粮食,反对浪费的感恩惜福教育,开展节约之星创建活动,形成餐桌文化。

三、科学人文并重,建构特色文化

特色办学作为办学思想的精髓,在特色建设的实践过程中不断积淀、丰富和弘扬特色文化,必须追求特色文化的先进性、独特性、优质性,形成特色文化肥沃土壤,让办学思想根深枝繁叶茂,硕果累累。

1、特色办学理念前卫,成果丰硕。

我校的科学教育特色已获得市、县教育部门确认,在特色发展的征途上我们潜心耕耘、细心挖掘、精心培育。我们把科学教育特色理念概括为60个字:“弘扬科学精神、陶冶科学情操、培养科学兴趣、掌握科学原理、了解科学真谛、传播科学知识、倡导科学方法、激发创新潜能、提升科学技能、形成科学习惯”,并通过橱窗展出、交流展示、活动展现、成果展览,让办学思想凝聚人心,特色理念深入人心,校园文化鼓舞人心。

2、多元文化底蕴深厚,充满活力。

(1)弘扬地域文化,丰富校园文化。仁桥古银杏全县扬名,围绕银杏树的民间传说、“三月三”赶集庙会,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挖掘和传承家乡文化,拓展校园文化空间把银杏文化渗透到学生血液里。我们校园广栽银杏树,以银杏叶造型校徽,文学社团银杏冠名,文学校刊银杏著名,校本课程银杏为纲,综合实践银杏为线,科普小论文银杏为主,形成校园银杏文化风景线。

(2)节日活动主题突出,满场生辉。①3.5学雷锋日,开展“学雷锋做好事”活动。②4.5清明节,开展“弘扬民族精神代代传”活动。③5.12防震减灾日,组织防震知识专题讲座,举行防震演习。④5.15助残日,举行“关爱、帮扶每一个贫困残疾学生”捐资助学活动,开展“一班帮一生”捐款助物扶持。⑤5.20学生营养日,结合食品安全宣传周,以“全面、均衡、适量”为主题,培养健康的饮食行为习惯。⑥6.1儿童节,组织儿童艺术大比拼。⑦7.1建党节,举行“唱支歌儿给党听”红歌进校园大型合唱比赛和讲故事比赛。⑧9.10教师节,开展“浓浓尊师意,款款爱生情”感恩教育活动;⑨10.1国庆节,开展“祖国发展我成长”主题教育活动……浓厚的校园活动文化,快乐成长的平台,使他们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积淀,在积淀中提升。

“水尚无华,相荡而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通过校园文化的积累构建办学思想的灵魂,通过学校文化的个性展示办学思想的活力,这是学校内涵发展的必由之路。在素质教育不断走向理性、走向深入的今天,只有在正确的办学思想的指引下,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创新,才能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让师生共同成长为具有人文情怀、科学素养、民族精神、世界意识的人。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