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教学研究>课例集锦>详细内容

课例集锦

感悟一种精神,传承一种文化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6-30 00:00:00 浏览次数: 【字体:

【教学目标】

1.正确、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能背诵《芙蓉楼送辛渐》。

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体会朋友间深厚的情谊。

3.抓住“冰心”“玉壶”并联系写作背景,理解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

4.通过书法创作,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精神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读好一首律诗

1.导入新课。

师:读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那你还想知道什么?

2.初读古诗,读得正确、读好停顿。

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

1)自由朗读,读流利、读准确。

2)借助注释,读好停顿。

3)多种形式朗读。(指名读,师生对读)

二、读出一幅画面

1.一读说景物

师:光读出节奏还不够,古人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我们在读诗的时候,要读出诗中的景物,想象诗歌的画面,这样能很好地帮助我们理解诗歌的内容。轻轻地再读上两遍,看看诗中都写到了哪些景物?在你的脑海中分别出现了哪些画面?

2.二读想画面师:听老师范读,你的脑海中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浩渺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时王昌龄将送辛渐启程,而他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

指导朗读,读出画面。

三、感受一份情感

1.紧扣“寒”“孤”,感受离愁

师:此情此景,给你什么感觉?其实诗中有两个表示感觉的字。

再读第一句话,读出离愁。

师:此时天色已明,辛渐啊,你也该出发了。故乡的亲友们见到你的时候,会问些关于我王昌龄的什么事呢?

2.理解“冰心”“玉壶”,探寻初心

师:我想此时的王昌龄一定有千言万语要对辛渐说,要对远在洛阳的亲人朋友们说,他为什么只说了这么一句话呢?作者究竟想表达什么含义呢?

指导朗读第二句话,读出玉洁冰清。

四、感悟一种精神

1.拓展生平,感受初心

师:其实要真正理解这句话,我们要了解诗人,走进诗人

2.理解冰心、玉壶,联系生平,发现“物”与“人”的契合点

(板书:正直无私、清正廉洁、忧国忧民等)

3.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师:同学们,王昌龄将“冰心玉壶”留在了自己的心中,而王昌龄又把他的什么留在了你的心中?

4.自学古诗,体会品格

师:请大家自学《塞下曲》《墨梅》这两首古诗,先请两位同学读一读这两首诗,你从诗句中又体会到诗人怎样的精神。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评价。

五、传承一种文化

1.教师书法示范,谈感受。

2.学生创作作品,谈收获。

3.进行作品展示。

板书:

古诗三首

芙蓉楼送辛渐

正直无私

一片冰心在玉壶  清正廉洁   中国精神

忧国忧民

……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